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青阳县庙前镇:守护“非遗” 赓续文脉

青阳县庙前镇:守护“非遗” 赓续文脉

2024-09-23 07:24:58 [焦点] 来源:假b超单子哪里买(微:7862262)

  非遗,非遗蕴含着独特的青阳前镇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县庙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守护在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赓续傩面具,文脉承载着丰富的非遗文化底蕴,不仅是青阳前镇艺术的杰作,更是县庙对传统文化的珍贵传承。

  文化,守护决定了一座城市的赓续品位、底气,文脉体现着一座城市的非遗底蕴和可持续发展力。近年来,青阳前镇庙前镇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建设,县庙深入挖掘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不断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庙前镇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国家级生态乡镇”。

图片2.png

  夏日的阳光,映照在粗犷朴拙,庄典华丽的傩面具上。一把把小雕凿混着木香,于木材上点缀星河,雕塑出一个个神采奕奕的傩面具……从一块木头变成一个傩面具,涉及多个流程多道工序,一个大面具要雕刻上万次,只有匠心精神,才能把精彩呈现。

  池州傩戏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面具是贯穿整个傩事活动的核心道具,在傩仪、傩舞、傩戏演出中,傩面具都被赋予祈福消灾的寓意。雕制面具有一套完整的程序,雕刻刀法简洁、流畅、细腻,追求布局的均衡统一,强调色彩的对比运用,注重刻划人物形象,夸张有度,变形有法。傩面具角色众多,选型奇异,千容百态,多以柳木、樟木等纹理细腻、不易开裂的木头为材料雕制,油漆彩绘,色彩鲜明,雕刻工艺复杂讲究,每一个面具都蕴含着雕刻匠人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技艺。

  “刀”耕不辍,“守”艺43年。自古就有很多雕刻名匠擅长傩面具的雕刻,近年来,随着贵池傩戏的不断复苏,也涌现出一批批的傩面具雕刻艺人。刘千祥是池州市有名的傩面具雕刻传人,祖上三代都致力于雕刻行业,在他的“雕刻工作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每一件作品都独具匠心、栩栩如生,他的雕刻技艺还被批准列入池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3.png

  “傩面具的表现手法主要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对人物剽悍、凶猛、慈祥等性格的形象塑造。”刘千祥说,制作主要包括伐木、雕刻、制胚、制漆、上彩、定色、成型等十余道工序,一个精致的傩面具往往需要数月时间制作完成。

  在傩面具雕刻师刘千祥心里,“修技”和“传承”是一生都要研习的课题。“我从19岁开始学习傩戏,今年已经有43年了。”谈及傩面具,市级非遗传承人刘千祥自豪地说道。“去年在池州市博物馆开展池州傩面具雕刻技艺专场展演活动,对于传承傩文化来说非常有意义。”刘千祥,一个雕了一辈子傩戏面具的手艺人,用手艺守护匠心,雕刻傩面具,也不仅是他的谋生工具,更是他对传统傩文化的守护。(通讯员 包杨寒)

(责任编辑:百科)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